主办单位:中共十堰市委政法委员会

《湖北省改革简报》聚焦丹江口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来源:丹江口市    时间:2020-12-30 11:02:32

日前,《湖北省改革简报》2020年第17期刊发了“丹江口市突出五个强化做好基层治理的时代答卷”,这是该市作为十堰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示范市,首次被《湖北省改革简报》刊载,充分体现了丹江口市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勇于探索、先行先试。

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社会治理堵点漏点,丹江口市在深化疫情防控期间党员下沉社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抢抓十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试点建设机遇,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强基础、补短板、促融合,积极补齐后疫情时代社区治理短板。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改革发展成果丰硕,如被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如期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不断增强。
     

改革简报.jpg


原文链接: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线,抢抓十堰试点建设机遇,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强基础、补短板、促融合,多元化调处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平安建设的“两手抓、两促进”。

强化政治担当,聚力社会治理主业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后疫情”时期的必答题。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位组织推进。市委书记任社会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出台相关政策、完善试点方案,细化工作指引、明确工作节点,坚持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及时研究解决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机构设置、人员调配、办公用房等重点问题。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力量。深化疫情防控期间党员下沉社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方案(试行)》,组建小区党支部340个,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栋”组织架构,组织小区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夯实一线力量,实行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党员积分管理,全面打造“党员当先锋、群众齐参与、部门共配合”的治理格局。

强化联防联控,维护大局平安稳定

      一是联合处置“三情”。市委政法委抓住情报信息研判“牛鼻子”,会同信访、公安、宣传等部门,坚持访情、警情、舆情全收集,实行每天研判、每周调度,第一时间向涉事镇办、市直单位推送共享,已编发《平安稳定专报》31期,确保会商及时、处置精准。每周召集涉事单位会商交办,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确保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地方“两会”、库区禁捕禁渔、创文创卫期间社会大局稳定。二是联动管住“四类人”。街镇与公安、信访、司法等部门对接联动,对辖区内的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信访人、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联合服务管理、强化跟踪管控,做到人员清、底数明、管控实。三是联勤管控社会面。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和治安卡口建设,大力推行“多警种联勤、民警辅警牵头、群众参与义务巡逻”的群防群治模式,均州大姐、沧浪义警等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禁毒、巡逻值守等活动,赢得广泛赞同。

强化资源整合,做优基层治理平台

      一是重心下移、整合治理资源。依托街镇、社区(村)社会治理中心,把社区干部、小区党支部下沉党员、社区民警、物业组织、律师资源归并至治理平台,让治理资源明晰化。二是精准对接、回应治理需求。利用疫情期间入户走访建立的户情台账,准确掌握各小区、楼栋的住户信息,建立重点服务对象、重点管理对象的信息化台账,使治理重点、服务对象更精准。社区党员干部包保联系、服务留守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积极开展网上办理、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三是推进改革、提高街镇治理效能。按照街道改革方案,抓好编制、机构、职数“三个落实”,做实职能划转、人员转隶、集中办公“三个到位”,把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亮起来。在街道下设平安办、社区网格中心等8个机构,将130名网格员纳入社会工作者,实行统一管理指挥、统一工资待遇、统一考核激励,建强社会治理主力军,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这一困扰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探索基层治理“智能化”。按照十堰市委政法委的工作部署,遵循小切口、低成本、可复制、真管用的要求,我市投入专项经费开展社会治理智能化试点工作,研发社会治理APP和微信小程序,软件设置治理资源、便民服务、巡防、户情民情等模块,旨在打造基层治理工作平台,加快“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解决治理信息的碎片化,实现社会治理资源与需求对接的精准化。目前软件已经过测试使用,将在全市推广。二是推进治安防控“信息化”。强化信息化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中的支撑运用,投入4100余万元建成“雪亮工程”,新建前端A类探头1742组(其中人脸识别、车辆轨迹抓拍微卡口两类探头占比50%),接入单位B类探头3913个,联网社会探头(C类)256个,建成智慧小区7个,形成了“全覆盖、全共享、全智能”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体系。1至10月份我市刑事发案率下降30.6%、破案率上升3.4%,交通事故和亡人数分别下降15%、80.7%。三是加速应急指挥“实战化”。按照省级综治业务“9+9”数据标准和接入规范,全市所有街镇和首批20个村全部联入综治视联网,政法各单位新建一批远程高清会议系统,信息化建设在指挥调度、疫情防控、安保维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强化三调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积极整合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安110、56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信访接待大厅等,实行集中研判甄别、分级分类派单,同时优化“三调对接”机制,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确保矛盾隐患处置在早、化解在小。一是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市司法局牵头,街镇依托综治中心,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统筹当地法律资源,在215个村(社区)实现“一村一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二是积极开展行政调处。各行政执法机关对街镇推送的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以及“56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办的事项,坚持及时处理、下沉一线解决。三是积极开展司法调解。市委政法委牵头,统筹司法资源,建成丹江口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通过纠纷甄别、繁简分流,成功分流了法院58.23%的民商事案件,有效发挥了矛盾诉前过滤功能。目前,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2387件、调解2364件、调处率99.04%;市民热线接转市民诉件3909件,办结率95%,满意率80%;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收案1012件,结案978件,结案率达96.64%,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十堰市委政法委员会

Copyright ©2020 sy.hbca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3015995号    十堰长安网 版权所有